村网通总站 平安社区 pspingan.nync.com 欢迎您!
如今是作物收获的季节,然而却让蔬菜种植户内心陷入了冰点!频频发生的滞销事件不断地出现在公众的视野里……
面对这其中的困局,如何去伪存真找到最正确的破局之路,这是值得当下的农人们积极思考的问题!
今天,小编将用辩论的方法,提出现象,再一点点的反驳,通过其中的一来一往,希望能对大家有一点点的启发!
一、滞销迷局
案例一:山东济宁邹城中心大东章村的徐先生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,因为他合作社种植的百万斤土豆至今销售不出去。
今年年初他成立了种植专业合作社,承包了300多亩地种植土豆,眼看着到了丰收的季节,可迟迟没有外商来收购。种植户徐先生:“往年这个时候割麦子之前地里就没有土豆了,全部走了了。”
徐先生表示:“去年八月份,因为玉米的价格比较低,咱组织社员成立合作社想种经济作物,谁知道种地里是这样,收成倒是很好,就是价格走低,而且没有外商来收。”
由于土豆滞销的原因不知道是什么,所以徐先生现在看着这一地的土豆直发愁,三百多亩地的土豆是他和农户们半年多的辛苦。徐先生说到,就光我这一片地这是七十多亩,连农药种子化肥人工,这样初步的算,直接损失能达到二三十万。
分析:菜价低迷已经成为“新常态”
我们应该怎样去对待
既然现在菜价低迷已经成为了“新常态”,是否意味着我们做菜永远没有机会了?这可不是这样的,如果在这个常态下,大家积极做出调整,菜价走出低谷,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,大家都有钱赚,而且能持续一段时间,那么又会迎来一个“常态”的到来。只不过下一个“常态”什么时候来,确实猜不到而已。
那么在当前“菜价低迷”成为新常态的情况下,我们广大做菜的朋友应该如何对待呢,今天农财君来给大家简单的梳理一下逻辑和思路。
(1)菜价不可能长期低,也不可能长期高。菜价的背后关系着亿万人的生计,长期的低迷会导致不少人离开这个行业,另寻新的机会。通过这样的慢慢调节,最终达至供求上的一个相对平衡,菜价自然就会回升。当然如果菜价长时候高企,也有相当多的人进入这个行业,供应量就会慢慢增加,菜价自然会随之下滑,就象今天的一样。所以大家能明白,任何一个行业,不可能永远的暴利,也可能永远的亏损,最终一定会走向合理的水平。
(2)坚持一定有机会,但不是人人都能坚持的。大家要明白,“坚持”这两个字有时候是非常残忍的,这背后意味的激烈的竞争和对抗,是一个优胜劣态,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结果,所以是否选择“坚持”,不是喊个口号那么简单,而是需要实力支撑的,试想如果人人都在坚持,那么低迷就会一直持续,亏损就不断产生,直至有人坚持不了为止,这是何其惨烈的过程,问问自己,你能坚持到最后吗?
(3)不断创新很重要,落后守旧会淘汰。农业是一个慢行业,农业也是一个注重经验积累的行业,不过,这放在以前可能是正确的,因为那个时候资本及人才还没有正视农业。然而现在不一样了,农业处在了风口上,大量的创新变化不停的出现,而这一切都是冲着提高质量,降低成本去的。也就是说如果你不创新,你不适应新的变化,你的成本就会越来越高,别人的成本越来越低,最终你一定会被淘汰的。
(4)保持一颗平常心,顺其自然最关键。既然行业已经发展到了这一步,我们想靠一己之力去改变时势是不可能的,只有保持一颗平常心,不冒进,不盲目,理性对待就好。举个例子,现在大家都知道菜价信息的重要性,不留意菜价变化会丧失很多机会。不管价高价低,都要平常心对待,按部就班的工作,最终能够坚持就坚持,坚持不住就撤退呗,顺其自然就好。
案例二:在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李庄镇洼里吴村,村民马合荣正站在自家的洋葱地里发愁。今年,她家的洋葱迎来丰收,但是却迟迟等不来买家。眼看剩在地里的1万多斤新鲜的洋葱就要烂在地里了,马合荣除了无奈,什么都干不了。
洋葱滞销,这样的情况,不止马合荣一家遭遇到。在山东淄博临淄区皇城镇,农户吴明山也天天指着地里的洋葱挠头,他家种了五亩多洋葱,过去价格一直稳定,没想到今年却遭遇了历史最低价。老吴告诉记者,今年客商来收购,价格只有一毛五,前段时间到了一毛三,他自己算了笔账,一斤卖不到五毛钱,就无利润可言,如今价格只有成本价的三分之一不到,这让种植户们欲哭无泪。
分析:同样是种菜
大基地与小农户不一样
其实大基地与小农户在操作思路上,应该要有着本质的区别的,因为他们有着天然不一样的属性,如果大基地按小农户的思路在操作,发展前景好不到哪里去,而小农户想搬大基地的思路去发展,估计也会死得惨惨的。所以说大基地要有大基地的的思路,小农户也要有小农户的想法,这样才能相互补充,达至一个和谐双赢的局面。
(1)经营定位上:大基地一定要做有门槛的农业,否则你不可能竞争得过小农户的。因为你要比小农户多地租、人工、管理等成本,所以在经营定位上,大基地要考虑一定技术难度、需要一定资源投入、可以适当采用机械化的方向,建立和提高门槛,不与小农户在同一个层面上竞争。而小农户则需要考虑短平快的方向,充分利用自身规模较小,成本较低、操作灵活、改变迅速的特点,通过变化来赢取生存空间。就像现在的云南产区,叶菜的种植方式适合于小农户,但也有一些大基地跟小农户差不多,军师认为这是不合适的,因为如果你没有与小农户不一样的地方,单就成本一项而言,最终你都输不起。
(2)产品规划上:大基地讲求“稳”,小农户讲求“变”。一个大基地在产品规划上,除了市场因素的参考之外,要经历试种、小规模种植、大面积推广的过程,一旦最终确定,就只能坚持下去。这中间不可能随时改这个换那个的,因为这样的风险非常之高,不能求稳。而小农户一般只有几亩地,可以根据市场的行情变化,适时调整自己的种植品种,达到利益最佳。俗话说,船小好调头,作为小农户,明知亏损太大而仍不改变,这就是“等死”,虽然改变也许也会亏损,这是“找死”,宁愿“找死”也不能“等死”,因为等必死,找不一定死。
(3)生产方式上:大基地看效率,小农户看效益。大基地在生产方式上应该尽可能的向机械化、设施化发展,减少对人力的依赖,避免自然条件的干扰,从面提高生产的效率,达至生产方式上的革新;而小农户由于规模及实力的关系,应充分发挥自身劳动力的优势,着重细节管理,提升产量及产量,从注重效益出发。我们说,大基地是靠规模出效益,小农户是靠亩产出效益,就是这个道理。
(4)销售方式上:大基地要有自己可控的销售渠道,小农户要追随当地的销售习惯。大基地如果不能建立自己的销售渠道,还是按老传统的方式进行“地销”,等收货商上门,行情好时影响不大,最多是少点利润而已,但当行情差时,那就是全军覆没的节凑,所以不管怎样,大基地必须走出去,建立自己的销售渠道,把主动权放在自己的手中;而小农户由于面积小,不需要考虑自己销售的问题,但要结合当地的收货习惯,与中间商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,随时获得一手信息与资讯,让自己的产品也能够销售无忧。
(5)数据分析上:大基地侧重于“定”,小农户要偏向于“变”。数据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,然而有一种声音认为,大基地需要数据,小农户需要经验。如果说数据那么有参考意义,小农户为什么不需要呢?只不过大基础与小农户在数据分析上应该在所不同。大基地应该尽可能收集齐相关的数据资料,品种上的,年份上的都应该要有,然后通过专业的分析,结合实际的情况,确实一定周期的种植计划,所以大基地着重于历史的数据资料。而小农户讲的是变化,重点关注即时的价格行情及短时的行情走势就好,只要不让收货商骗价,又能根据几个月的行情作出基本判断就好。再通俗一点说,就是大基地利用数据来“定”方向的,而小农户利用数据来“变”方向的。
虽然同样是种菜,大基地与小农户还是不一样的,现在种菜,无论是大基地还是小农户,都在经历一个非常艰难的时期,我们应该要有适合自己的思路,思路决定出路嘛。
二、冷库都已经存满了
案例三:目前,山东洋葱主流收购价每斤一毛到一毛五的价格,较去年同期每斤下滑两毛左右,跌幅达到了57%,下游走货整体显慢。而这种情况,主要是由于主产地供货量过多,市场供大于求所致。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浩东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冯崇宝表示。
冯崇宝:最主要的原因,就是产量增大,冷库现在已经存满,没有库存量,市场销售不畅,市场的各种蔬菜价格低,造成洋葱滞销。
卓创分析师刘红艳:在今年河南,山东整体种植面积增加的市场大背景下,目前库外货源量仍充裕,供需失衡,随着多数冷库入库结束,市场消化压力倍增,洋葱价格短期内仍旧面临下滑风险。
分析:从农业的季节变迁
发现农产品已经没有了淡季与旺季
亲爱的农人朋友们,我们必须要充分意识到,农业的季节变迁,已经跟以前的认识完全不一样了,也跟我们书本上学到的东西不一样了,如果我们还想按传统,按经验,按理论的方法操作下去,估计只有死路一条。如果说我们以前的农业是根据天气及季节来安排种植生产的,那么也可根据季节来获得收益,这是“天道”,但是今天的人们已经按照自己的思路和方法来按排种植和生产了。
天道有天道的规律,但人道却很难让人找到方法,要知道人的因素是变化最大的,最不能捉摸的东西。大家可以看到,现在人们,通过品种的改变,设施的辅助,一年四季都可以大量的生产蔬菜。即使是冬天零下十几二十度的东北,也可以有大量的新鲜蔬菜种植在温室大季里,基本能满足当地的生活所需。瞬时之间,以前的一切方式似乎都已经被打破了,冬季不是冬季,旺季也成淡季。
今天我们必须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,那就是农产品的销售已经没有了淡季与旺季,而且这个供给的旺季估计还会一直沿续下去,甚至不是一些小灾小害能够影响的。这就提醒我们农业的从业者们,农业的环境跟以前不一样了,生产上已经达成了四季供应,但是销售上还是按以前的思路,盼着淡季和旺季,也盼着大灾与小害,这是行不通的,如果不进行思路上的革新与改变,很有可能就会被淘汰。
当农产品供应只变成一季的时候,那么说明农产品与工业产品的供应方式越来越接近了,虽然行业有着不一样的独特性,但是受自然气候的影响越来越小了,相信按工业品的产销对接方式有可能慢慢成为现实,毕竟西方的先进国家都是这样走过来的。不知道对不对,但是在只有一个季节的现实情况下,大家也要找到全新的生存之道,品质、品牌、订单、联合、数据、调整都是方法,就看你怎么想。不变是在“等死”,变或许是在“找死”,不过说不定还有生机,这就是现实。
三、大量消费解决滞销难题
案例四:近日,四川自贡市富顺县教育局脱贫办在走访中了解到,所帮扶的贫困村――长滩镇青苔村丰收的青椒陷入销售低谷,已成熟待收的青椒出现滞销。这一信息让教育局帮扶责任人有些着急。
联系食堂收购辣椒
经县教育局协调联系,6月19日,长滩镇青苔村2400多斤新鲜青椒卖到了教育局机关、富顺一中、城关中学、富顺职业技术学校、北湖实验学校、华英实验学校等城区学校伙食团,同时,教育局干部职工还进行了认购。
“今年洋葱产量高,有的1亩地能产1.2万斤左右。虽然产量上来了,可价格一降再降。”今年56岁的河南省焦作济源市五龙口镇王寨种植户闫小军种了3年洋葱,往年1斤0.5元左右,他还能挣点钱。而今年1斤洋葱0.2元左右的价格,除去人工费、化肥、种苗费等,他不仅不赚钱,还赔钱。
为销路发愁的闫小军,将自家的情况发到朋友圈里,而这一切恰好被市农牧局市场与经济信息科科长贾永贵看在眼里。怎么帮助闫小军及王寨村的上百亩洋葱寻求“出路”,也成为贾永贵的“心病”。初步了解情况后,贾永贵决定与手头的几个电商平台联系,希望通过他们将洋葱推销出去。
很快,他的想法得到市惠农农产品有限公司、苏宁易购河南驵骏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两家电商平台的支持。经过两家公司的工作人员实地查看、拍照,对价格及包装确定之后,6月10日下午,市惠农农产品有限公司在平台上发布销售信息。截至目前,共成交近6000单,销售洋葱近13吨。
分析:农产品电商成功的关键
在于你能否发现真正的需求
农产品电商已经火了很多年,也有无数的精英们铩羽而归,但直至今天依然还有不少人前赴后续,个中原因,无非就这几点,第一,市场容量非常之大,说十万亿应该还是保守的;第二,农产品行业经营模式还相对落后,有改善和提高机会;第三,农业进入变革期,机会与风口现象明显。
但是我们也要明白,农产品电商今天不是一个新鲜的事物,早就几年前就已经进入一个高峰期,全国各地估计不止千家万家,但能够生存到今天的可谓聊聊无几。由此可以看到,这个行业并非是一个软果子,还是有非常大难度的。对于今天还有做,或者正计划做农产品电商的朋友们,大家可以多多研究那些已经失败的案例,因为对于这个行业,成功的密码谁都还没有知道,但是失败的教训倒可以让我们少走弯路。
通过研究这些农产品电商的案例,发现他们失败的原因虽然很多,但是也有着一些相同的特征,其中最普遍的一点就是:他们找到的客户需求,不是“真需求”,而是“伪需求”,结果围绕一个“伪需求”折腾半天,当然不会有什么结果。
那农产品电商有那些案例是“伪需求”呢,举几个例子:
(1)饭堂食材配送--价格便宜。有一些农产品电商在操作食材饭堂配送及餐馆食材配送,他们认为现在他们的供应链非常之长,从产地到一级批发,再到二级批发,再让采购员或供应商去采购,中间环节太大,价格已经翻了几倍。如果自己能组织一些产品从田头到终端,去掉中间环节,肯定受这些渠道的欢迎。然而一操作起来,发现原因不是这么一回事,价格便宜当然是这些老板关注的,但是对于这些老板来说,更重要的需求是“一站式”解决问题。一些饭堂负责人或餐馆老板说过,我现在每天的食材至少100多种,每天去采购烦都烦透了,如果谁能帮我一次性按质按量搞掂食材供应,就算价格贵点,我都愿意。所以说,“价格便宜”绝不是饭堂食材的真需求。
(2)蔬菜水果送货上门--快捷方便。现在也有一些农产品电商公司,打着所谓O2O的旗号,为广大消费者做送货上门的生意,他们认为只不用去市场不用去超市,只要你下单,我们帮你送货上门,快捷方便。其实这真是一个伪需求,网上订菜订果真的快捷方便吗,先不说品质与价格的异议,就算你订菜,最快也得半个小时一个小时吧,如果把配送员的工作饱和了,估计还得更慢,如果提前下单还好,应急下单的话,人又要在等货又来不及,估计得饿肚子生闷气了。看来,常规的蔬菜水果电商对于家庭用户来说,就是一个伪需求,别人下个楼就解决的问题,结果你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在操作,即使有个别客户,也是得不偿失的。对于生鲜B2C产品,消费者只会对一些有特色的,周边不方便购买的,才是真需求。